或許很多朋友們還不是很清楚....
看著離岸風機轉呀轉
就一定會想到
離岸風電的發電條件,主要是靠強而穩定的風力
可是看著離岸風機佇立在汪洋海上
不免會懷疑
台灣颱風多,地震也多
風機們站在海上,腳腳會有力氣對抗嗎?
不用害怕!
風機的 #水下基礎建設
會因應不同區域條件,而選用適合且堅固的水下基樁喔❣️
但那麼多的水下基樁和多元的地形
要如何選擇呢🤷
嘿嘿~~小編這就帶大家來認識各種的 #水下基樁
🔹重力式
適用海床條件👉堅硬且平坦的海床
平均適用水深👉10-20公尺
優勢👉結構簡單,成本低、施工疲勞影響低
限制👉製造時程久、需整平海床
🔹單樁式
適用海床條件👉砂質偏軟岩盤
平均適用水深👉10-30公尺
優勢👉結構簡單,製造成本低,可降低生態環境及船隻航行影響
限制👉不適用堅硬岩盤、打樁垂直度要求高
🔹三腳式
適用海床條件👉適用多種海床
平均適用水深👉20-40公尺
優勢👉焊接節點少、承載能力強
限制👉重量重、施工成本高,需強化焊接節點施工,避免因彈性疲勞而產生裂痕
🔹套管式
適用海床條件👉適用多種海床
平均適用水深👉30-50公尺
優勢👉穩定性強,可承載風暴負載
限制👉焊接節點多、製造及施工成本高,施工易受疲勞影響
不同的地形和氣候,會選用不同的水下基樁
就不用擔心離岸風機腳腳站不住啦💖
完整內容請見:
經濟部能源局臉書紛絲專頁 (09/04/2021)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evin.chen1207/posts/10158398474478170
♡